中国白酒“周期说”——兼论酒业“四个悖论”和“酱香热”之后

发布时间:2024-10-29

中国白酒“周期论”探讨——同时解析酒业“四大悖论”与“酱香热潮”现象。

文|李后强: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大学生物有机化学博士,物理学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战略学与政策学研究专家。

白酒,源自华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我国独有的品牌,更是悠久历史的见证。若不深入了解中国白酒,恐难窥见我国特色之一斑。

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古陶、青铜等文物揭示了我国早在9000年前便养成了饮酒风尚。酒器种类繁多,如罍、鼎、尊、壶等,数量与品种堪称世界之最。这充分证明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发酵技术领先,酒已成为我国文化的基因。最初以果酒、米酒为主,后逐渐发展出蒸馏酒。

在历史长河中,诸多显赫人物与重大事件均与酒结缘,诸如《黄帝内经·素问·汤液论》的记载、尧帝酿酒、大禹治水、杜康造酒、商纣王沉溺酒色、孔子与老子论酒、李白与杜甫畅饮、苏东坡醉卧花间等,这些故事几乎人人皆知。

酒香弥漫,方能细品中华文韵。国宝典籍,若无酒香,难成佳篇。文人墨客,多与酒结缘,或为酒仙,或为酒圣。以李白为例,其诗篇千余,谈酒之作逾百七十首,酒类繁多,白酒、清酒、绿酒、渌酒、桂酒、漉酒、鲁酒、葡萄酒、菊花酒、新丰酒,皆低度佳酿,约十五度。诗酒同源,中国乃诗之摇篮,亦为白酒之故乡。白酒王国,饮者众多,诗酒一家,源远流长。

世界都爱酒,中国更甚。

故此,我们需深入品鉴酒韵、精通酒道、驾驭酒艺。

破解白酒的四大悖论——利害、新老、南北、内外悖论,同时把握酒业发展的三大周期——用户小周期、香味中周期、技术大周期。白酒产业链、价值链等均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可从科学角度剖析其特质与行为。红酒、啤酒因生产、饮用方式及文化、发酵机理差异,与白酒规律和特点不符。

第一破解“白酒悖论”

一是破解“利益与风险并存”的谜题。众人皆知,酒饮过量伤身,实则白酒兼具两面性,适度饮用有益,过量则有害,此乃不二法则。酒精过敏者除外,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过度则弊端丛生。有人片面宣扬酒害,实属无知且可笑,显系缺乏历史与科学知识,或别有用心。

事实上,中国白酒蕴含众多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诸如丰富的有机酸、杂环化合物及酚类物质。适量饮用,白酒能缓解心脏负担,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血液循环,优化体内新陈代谢。此外,白酒中的萜类成分更具备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止痛、助消化及防癌抗癌等多重生物功效。

白酒中检测到的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逾八十种,包括萜烯、萜烯氧化物、萜烯醇、萜烯酮、萜烯醛及萜烯酯等。其中,青蒿素尤为知名,属倍半萜内脂类。此外,吡嗪类化合物亦为白酒风味与生物活性之关键,尤其是4-甲基吡嗪(盐酸川芎嗪),能显著提升脑血管血流量。往昔,人们对白酒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效能的认识过于局限。

二是破解“新老悖论”。白酒界普遍认同新酒不如老酒,此言不无道理。国际标准规定,酒精度数10度以上的饮品无需标注保质期。白酒作为微生物发酵的产物,含有糖化、酯化成分,需经过时间的醇化和熟化。高度白酒(50度以上)若适度窖藏,有助于提升酒质和优化口感,但长期保存亦非上策,如超过百年,有害化学物质增多,不宜直接饮用。保存20年左右为宜,且必须是纯粮酿造,无添加剂,罐体密封,保持恒温恒湿。通常而言,酒精度数越高,其保存期限也相对更长。

三是破解“南北酒质差异之谜”。长久以来,南方酒佳、北方酒劣的误解盛行。实则,从化学与营养学的视角审视,南北酒质并无根本区别,只是香型与风味各有千秋,这不过是白酒大家族中不同分支的独到之处。依据我们的“九度理论”,南北在温度、湿度、海拔、土壤、水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制曲、微生物种类及发酵过程亦不尽相同,导致酒体微量成分(多达1500余种)有所区别,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香气。然而,其主体成分仍为乙醇及各类酸、酯、酚、高级醇等化合物。参与白酒发酵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细菌等,种类繁多,数千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白酒中或许还存有“极限微生物”,南北之间略有差异。

譬如,茅台酒蕴含1946种微生物,关键风味化合物达65种。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川派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逾130种,更独具特色菌株(如五粮液“空气丛梗孢酵母”新菌种)。南北微生物各异,白酒香型亦不同,然本质一致。

四是破解“内外悖论”之谜。有人误以为外国人对中国白酒不感兴趣,将其视为仅限于国人的饮品。这或许源于视野局限或对外交流不足。实则,外国朋友,尤其是东南亚、北欧、美洲、非洲的朋友们,对中国白酒情有独钟,将其视为珍品。或许因中国白酒价格略高于红酒、啤酒,外国朋友较少饮用。中国白酒国际化前景广阔,需走向低度、低价、多元、本土化。若全球78亿人都钟爱中国白酒,我们恐怕难以应对。

古语有云:“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故我国人饮之“立命酒”,寓意深远,安身立命。我国白酒,98%为水与酒精,余下约2%为香气成分,正是这微小的2%,塑造了白酒的独特风味与品格。

我国白酒风味物质组分已确认超过1500种,远超国际蒸馏酒之最。这些组分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酯类、萜类、吡嗪类等。文献显示,各类香型白酒中已发现322种香味物质,其中108种已定量,包括酯类39种、酸类25种、醇类26种,以及羰基类18种。酸类是酒体香味的关键,无酸则无酯,乙酸、己酸、乳酸、丁酸等占总酸含量90%以上。有机酸类化合物主要带来酸味,若白酒酸味不足,口感则不柔和,酒味寡淡,香味短暂;反之,酸味过多,酒味会显得粗糙,杂味显现,影响白酒品质。在酯类化合物中,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关键香气,乙酸乙酯则是清香型白酒的主要成分,丁酸乙酯普遍存在于多数白酒中,可增加酒体厚重感,但过多则可能导致口感不爽,香气不足。

与世界蒸馏酒相较,我国白酒风味物质种类繁多,且独具特色。这得益于微生物菌落间及其成员物种间的复杂非线性耦合作用,一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甚至能成为另一微生物的底物。决定白酒风味与感官特征的酯类物质,多由细菌产生的酸类物质和酵母产生的乙醇、高级醇合成,在酵母、霉菌等微生物分泌的脂肪酶、酯酶和酰基转移酶催化下形成。即便工艺相同,不同白酒的酒体风味和生物活性成分仍存在显著差异。

海外蒸馏佳酿,诸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与朗姆,其独到风味多源自精妙的陈酿与萃取工艺,这些精华源自植物原料与容器,技术层次与酒质水准远超我国白酒,或许相差数个等级。

显而易见,我国白酒酿造技艺堪称世界之巅,其白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更是远超其他蒸馏酒。随着科研的不断发展,我国白酒中更多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健康益处将逐渐揭晓,让全球真正领略中国白酒的魅力,认可并喜爱它,从而能够安心、从容、正确地品味中国白酒。

第二把握“白酒周期”

无论自然抑或社会,万物皆遵循生命周期与循环往复的规律,企业与产品亦然。白酒产业,承载着鲜明的“中国符号”与“中国基因”,作为我国原创性产品,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产业,拥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它遵循着独特的发展轨迹与特点,与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相契合。

白酒,虽源自独特的微生物、化学与工程工艺,本质上仍属工业制品。它不仅遵循自身规律,更显现出白酒行业的商业周期或景气波动,呈现出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与经济周期相似,白酒周期可分为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四个阶段,在图表上则表现为衰退、谷底、扩张与顶峰等特征。

实证分析揭示,各类经济行为普遍经历这四个阶段,规模与时长各异,白酒行业亦然。酒类周期与经济波动呈现正相关。然而,白酒需求稳定,消费特性鲜明,周期性相对较弱。结合技术创新、边际效用递减、生理成熟、成长规律及法规因素,白酒波动可划分为“小周期”、“中周期”及“长周期”,分别对应潜伏、显现、衰退三个阶段。高端白酒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饮品,如红酒、啤酒,无保质期限制,发酵蒸馏周期长,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需遵循“九度理论”。故白酒周期兼具特殊性与普遍性,长期被忽视,不易察觉。依据中国酒业协会及国家统计局数据,参照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ICC中金公司)的研究成果,白酒周期得以呈现。

首先,我们关注“一是小周期(短波)”这一部分,可以将其改写为“首先,我们探讨小周期(短波)现象”。接着,对白酒业小周期的描述进行润色,将“白酒业小周期通常为6年左右(+-2年)(用户成长时间)”改为“白酒行业的小周期通常持续约6年,波动在正负2年范围内,这一阶段与儿童‘入学年龄’相仿,标志着个体从出生至入学前的身体成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体现为消费群体的培育、库存的变动、企业内部调整以及对外拓展,厂商与客户市场的紧密对接,以及对外部宏观政策的适应性调整。”最后,对白酒指数的小周期进行分析,将“从白酒指数可见,近20年有四次小周期,分别是2000至2003年、2004至2008年、2009至2013年、2014至2018年,加上过渡期1年,周期正好6年。”改为“观察白酒指数,近20年间,小周期现象共出现四次,具体为2000至2003年、2004至2008年、2009至2013年、2014至2018年,加上过渡期一年,整个周期恰好为6年。”最后,对长数据链的分析进行简练的改写,“从长数据链(时间序列)看,小周期多在4至6年之间,最长可达8年。”这样,整个句子就得到了润色改写。

在一定层面上,这反映了企业的经营周期,涵盖产品生命周期(如中档酒向次高端转型、包装革新)及管理层更迭所引发的影响。此外,小周期亦涉及价格泡沫的波动,主要受国家税收政策变动、“三公经费”限制、企业负面新闻等因素影响。当前,酒企、酒商及终端市场均趋于理性,世纪疫情成为检验企业实力的试金石。企业积极维护渠道与价格稳定,抵御外部风险,成功跨越重重难关。"小周期",亦称"基钦周期",是潜伏期中的机遇。运用数学模型(如R\S法)可预测其未来走势。

二是中周期,即白酒的18年左右(+-3年,香味持久期),恰似“成年礼”。此阶段主要关乎白酒风味、香型培育与维持,体现为资本投入。关键在于“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长期饮用同香型白酒,易失新鲜与刺激,审美疲劳,味觉与嗅觉愉悦尽失。加之消费群体更迭,需换新香型。厂家需更新设备、加大资本投入,以适应消费者味觉、嗅觉变化,从浊酒至清酒,再到浓香、酱香,皆经历此周期。

自1979年确立白酒香型标准,至今已走过43载春秋。当前,白酒香型以“十二大香型”为主流,包括清香、浓香、酱香、米香、兼香、凤香、药香、特香、豉香、馥郁、老白干及芝麻香。依据酒的色泽、香气、口感和风格,这些香型将酒的多样性与规范型明确划分,成为行业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重大突破。从历史数据来看,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等名酒曾引领行业潮流,历经多个发展周期。

1915年,清香汾酒荣膺巴拿马金质奖章,1952年跻身全国四大名酒之列,自1970年起稳居全国之冠(1986年曾破万吨)。然而,1988年,浓香五粮液超越清香汾酒,登顶全国;2005年,酱香茅台再接再厉,成为新的全国霸主,其更迭周期约为18年。或许,18年恰是饮酒一代更替之际,香型随之更迭。此外,大型基建设备使用寿命约12年,维护、调整、更换周期约6年,总周期亦约18年,恰为三个小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反映房地产兴衰,周期约15至25年,属“建筑周期”,平均约20年。

换言之,历经18载辉煌,某种香型或许将步入衰落,而新兴香型有望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翘楚。“中周期”亦称“尤格拉周期”。对经销商而言,此周期至关重要,被誉为“赢利周期”,是“显示期”的绝佳机遇,需提前把握。

酱香白酒领航18载,热度不减,然高昂价格、繁杂品牌、混乱市场、内耗严重,似已触及“天花板”。学界持续探讨,酱香热潮过后,又将轮到哪一香型崛起?

众多学者普遍认同清香型白酒,因其能构建清、浓、酱“三体循环”的和谐结构。然而,我们的研究揭示,“酱香热”之后当是“融香热”,即浓香、酱香等12种香型的有机融合,形成“一香为主、多香并融”的繁花似锦格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果香、浊香、清香等仍受市场青睐,“酱香”亦呈现降温的“长尾效应”。推动新时代酒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依旧根植于长江流域,尤其是四川盆地,这片广阔的天然发酵地,满足“九度理论”的严格要求,为生产“融香型”白酒提供了独特优势。

三是长周期现象,亦称长波。白酒行业长周期约为54年(±5年),主要体现为技术革新与社会变革。回顾历史,白酒的固态发酵、蒸馏分离、销售模式转变等重大创新,加速了产业的迅猛发展,并引发了多次长周期更迭。据李大和同志所著《白酒酿造与技术创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所述,在白酒领域,发酵是核心,制曲是关键,“曲定酒香”。酒曲成分调整、制曲工艺改革、发酵机理改变、窖池改造等,均属技术革命范畴,需经历较长时间,属“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或“康柏周期”,每次技术变革沉淀期约40至60年。

1939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周期》中阐述,鉴于创新进程非一成不变,且各类创新对经济的影响各异,故经济周期的时长亦呈现出多样性。

历史上,四次技术长周期依次展开:1787年至1842年,纺织技术迎来创新发展的春天;(2)1842年至1897年,蒸汽机和钢铁时代蓬勃兴起;(3)1897年至1948年,电气、化学与汽车工业引领时代潮流;(4)1948年至2000年,自动化与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每个周期几乎都是54年。

白酒产业依托微生物技术,其发展周期相对稳定。信息化进程持续演进,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酒业的增长得益于技术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将极大地推动白酒产业的进步,重塑产业周期,催生众多创新奇迹。对于酒行业来说,这既是“衰落期”的转机,也是“潜伏期”的机遇,两个机遇正在交替,厂商需深刻洞察这一客观规律。

白酒历经三个周期,便能够实现“多周期共振”,即这些周期可能相互交织,犹如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当周期相遇且方向一致,便会产生强大的共振效应,此时威力达到顶峰。以2008年之前为例,便是一次绝佳的周期共振机遇。研究指出,酒业周期共振最有可能遵循“超循环”机制,内部某些环节存在“自催化”现象,展现出进化特性,故周期时长可能缩短或延长。

第三思考“周期原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杰出的企业家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即所谓的“经济大气候”的变迁。企业的兴衰,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企业或企业家虽无法左右外部环境,却可通过优化内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身小环境,以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实现自身发展,从而增强企业活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因此,企业家必须深入了解、掌握酒业周期,并制定相应策略以应对周期波动,否则将可能在波动中失去生机,甚至走向崩溃。

白酒周期之成因,源于内外部多种因素交织。内因方面,周期性变化源自经济体系内部,包括收入、成本、投资等要素在市场机制影响下的相互作用。历史上,有“纯货币理论”解释了银行信用扩张与紧缩对短期利率的影响;“投资过度理论”则关注资本品生产过快与消费品生产的相对关系;“消费不足理论”将经济衰退归因于消费品需求增长滞后;而“心理理论”强调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此外,“边际效应递减理论”从审美疲劳、味觉变化及消费群体年轻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依据边际效益递减及消费群体更迭的规律,我国白酒香型将呈现周期性演变。特别是30至50岁饮者群体更替后,白酒将趋向健康、休闲、情境、知性及低度化,厂商需迎合新世代消费趋势与模式。

从外部因素考量,经济周期并非经济体系内部生成,诸如太阳黑子波动、战争、选举、新资源发掘、科学突破或技术革新等因素,均对酒业产生显著影响。太阳黑子周期理论认为,太阳黑子的周期性波动将导致气候周期性变化,进而影响农业产出,而农业产出的波动又会对整体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太阳黑子活动呈现规律性,约每十年发生一次,故经济周期亦大致每十年循环一次。此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75年提出,但目前其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熊波特提出,创新构成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能激发经济活力与繁荣。他将经济周期性波动归因于科技创新的周期性,指出科技创新难以持续,导致经济波动。此外,熊波特强调,多种周期并存且相互交织,一个“长波”涵盖六个“中程周期”,每个中程周期又包含三个“短波”。

此外,所谓“政治性理论”,将经济周期性因素归咎于政府决策的周期性(旨在循环应对通胀与失业),政府运用刺激经济的手段,民众偏爱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政治家则追求连任等,均为西方经济学观点。然而,这些理论对中国白酒业启示有限,参考价值不高。

在中国,酒业深受外部环境波动之影响。诸多现象被总结,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白酒需求曾短暂造成冲击。此外,政策周期亦不容忽视,1989、1998、2012年三次对公务用酒的严格限制,以及税收、环保、用工、金融、土地政策的收紧,对白酒行业构成直接冲击。近年来,各地政府虽再次限制饮酒,但对白酒基本面和业绩的影响已大幅减弱,根本原因在于需求端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白酒成长基础更为坚实与成熟。目前,影响白酒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因素正逐渐减弱,消费者日趋成熟与理性,酒业成长确定性及稳定性显著增强。

白酒经济波动呈现周期性特征,高峰与低谷交替出现,此乃客观规律,难以规避。虽可通过多种调控手段调整各阶段时长,却无法彻底阻止某一阶段的到来。酒业周期形成源于众多因素交织影响,各成因间错综复杂,社会条件不同,因素组合与作用各异,故周期进程亦有所不同,有时甚至引发非线性“蝴蝶效应”——如洛伦兹所言:“巴西蝴蝶振翅,美德州或现龙卷风……”(1979)。

我们发现,“蝴蝶扇动翅膀”实为龙卷风生成之关键。若无“大气环流”、“大海洋流”等基础因素,纵使千万蝴蝶齐扇,亦只能造就“小风景”。反之,若蝴蝶皆不扇动,德克萨斯龙卷风亦无从谈起。诸多因素交织影响,或许还蕴含着我们的理念、欲望、思考与想象之力。精神因素一旦“附体”,互为因果,便能产生巨大综合效应。在众多假说中,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尤为珍贵——长周期中,中等创新引发波动,形成中周期;中周期中,小创新再起波澜,构成短周期。

中国白酒,作为原创、根植、文化、优势与富民产业,必将在创新周期的推动下,不断进步,迈向更优、更强、更大、更快的发展之路。

上一篇:酱香型白酒经过哪些工艺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