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年:酒业创变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4-11-02

王庚年:酒业创变的哲学思考

2024年3月21日,在四川泸州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主论坛上,以“创·变”为核心主题的中国国际酒业发展大会盛大召开。大会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中国酒业如何从科技、文化、品牌到市场、消费等层面实现根本性创新与变革,汇聚“创·变”智慧,共谋中国酒业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本次盛会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前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党组书记兼台长王庚年先生,以《酒业创变的哲学思考》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文化与酒,实则紧密相连,蕴含着深厚的渊源与情感。

我国传统文化中常言“万事同理”,纵使各行业相隔甚远,实则万物皆有共通之处。

欣喜地观察到,在近年来中国酒业协会的引领下,我国酒业文化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攀登到了崭新的高度。一个行业、一家企业若想发展,实则有三要素至关重要。短期内,政策导向直接影响并高效推动行业进步;紧跟政策步伐,企业方能稳健前行。中期而言,需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动态以及国际酒业潮流,深入研究和把握。长远来看,文化则是国家、民族发展的灵魂与不竭动力。因此,文化引领成为决定我们未来发展潜力与前景的关键因素。

酒业创变的哲学

哲学,这门探究世界观之学的艺术,构筑了我们对于宇宙的根本认知——我们的哲学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哲学被视为“道”,而“道”与“易”这两个字,构成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它们所阐述的“道一”,即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那个“一”,是道家所倡导的道生一,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成为各行各业遵循的规律。在酒业创新求变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具备哲学思维。易经中的“易”字,由日月组成,象征着日月运行之道,天地运行之道。万物在变,唯有改变永恒。变,既不复杂,亦不简单,背后隐藏着不变的规律。遵循道的法则,我们的创变应遵循道德变化法则、道的和谐法则和道的自然法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变化中求得发展。对于中国白酒,虽非专家,但深知其变化之道。红葡萄酒的变化,便是遵循这一法则的例证。从格鲁吉亚到法国,葡萄酒的发展历程,正是顺应自然条件变化的体现。因此,我们中国的酒业,应把握哲学的变化之道,研究市场、消费者需求,调整酿造工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

创变的第二要义,倡导和谐共生。和谐,乃世间万物共存之根本。若无和谐,世界将难以持续繁荣。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之道即中庸之道。谈及酿酒,众人皆知,酒香醇厚需平衡。制酒亦应如此。管理之道,亦应遵循和谐原则。如何把握中庸?发展过程中,产量提升固然重要,但若原材料不变,盲目追求产量,酒质必然受损。世界知名葡萄酒“罗曼尼康帝”年产量仅6000箱,数百年未曾扩大。这与其严格管理密不可分,每增加一颗葡萄,需得农业署批准。在中国,“罗曼尼康帝”一瓶最低价达15万,其以提升品质、保证稀缺性满足市场需求,而非单纯追求产量。法国葡萄酒虽非必学,但其经验可借鉴。我国在包装上投入颇多,但在酒质上尚需努力。若酒质不佳,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展现竞争力。故创变引领我国酒业健康发展,须遵循和谐发展之道。破坏和谐法则,发展亦将不健康。

第三,便是道或哲学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常言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乃自然之道。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顺应天时地利。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曾探访法国红葡萄酒产区,游历70余国,发现他们对“风土”一词尤为重视。风土即自然,他们尊重并顺应风土,而非人为干预。有时,我还会思考,我国饮食文化丰富,八大菜系琳琅满目。以四川为例,其餐饮资源、酒类资源之丰富,与我国自然条件、气候、物产息息相关。故而,我们在发展、创新时,应顺应自然之道,而非盲目改造。例如,国内某些葡萄酒品牌,采购葡萄遍布各地,显然违背了自然之道。

若我们秉承哲学的演变规律、和谐之道、自然法则,将其内化为我们的哲学理念,用以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变革,我坚信,中国酒业必将迈向未来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新篇章。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