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茅粉”还是白酒爱好者,一定都对茅台的瓶口里装着的两个小珠子不陌生。有些了解较浅的人说那是两个水晶珠。
从材质上讲,其实没那么高端,那就是两个普普通通的小玻璃珠。但从作用和意义上讲,其学问就不浅了。
首先,这两个珠子有好几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防止倒灌。有些制假售假的酒贩子会回收空茅台瓶子,将假酒灌入后再进行封装、销售。
可能有的读者表示,有这俩玻璃珠也是能灌进酒去的。但在茅台酒瓶设计量产之初,这两个小珠子确实提高了造假的成本,对造假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第二个功能是防止挥发。有这两个小珠子的存在,酒瓶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就变小了,挥发也会变慢。
第三个功能是避免运输过程中的大量跑酒。在还没通高速公路的时候,茅台镇到遵义市的路程很远,运输条件又非常差。当年茅台名誉董事长季克良第一次从遵义走到茅台镇,一路跋山涉水,用了整整三天时间。
我们都知道,酒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停晃动,很容易大量跑酒,有这两个小珠子挡着,能减少很多损失。
这个带小珠子的茅型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启用的?答案是继1996年铁盖茅台停止使用之后,意大利公司设计了这个专用防伪包装。
当时除了这个瓶口的改动,还把一直使用的红色塑封膜改成了透明的塑封膜,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白皮茅台。
除了前面说的那些功能,这俩小珠子当然也有缺点。
最重要的就是倒酒太慢,而且倒不干净。
这就需要用脚把瓶盖踩开,或者用酒滴子来拧开瓶口。酒滴子就是一个专门拧瓶口的小扳手。而茅型瓶的瓶口也预留了一个可以拧开的横面。
如果这俩方法都不想用,也可以多用手掌在平底拍几下,通常都能倒干净,而这个动作倒出来的酒,也被酒友们趣称为“发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