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酒的称谓和雅称有哪些?(古代酒的别称雅号)
发布时间:2024-05-01
发布时间:2024-05-01
酒的别称有: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酒的雅称有:琼露、瑶浆、香蚁、琼浆、黄娇、玄醴、金波、玉友、玉蛆、玉蚁、玉醅、玉酒、玉酝、玉醑、玉液、玉液前尺金波、玉液琼浆玉人杯、玉浆、玉膏、玉沥、玉西东、玉东西、玉尊、玉觞、玉醴、玉髓、芳醁、芳蚁、芳醪、芳醑、芳樽、芳醴、春盎、春醁、春醅、春醠、春酝、春醴、春蚁、春酿、老春、旨酒、醑、香曲、香醪、醁、醁波、醅、醁醑、醽、甘醪、甘醴、杜康、白堕、中山、云液、十孝悔培旬、狂药、祸泉。饮酒的代称:衔杯 、衔觞 、软饱 、杯杓、桮杓、浮白举白、轰饮 、牛饮 、纵酒、觞酌、觥酌、酌。 中国是礼仪之邦,酒文化也博大精深。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经常用“酒”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酒”也就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人饮酒的雅称吧!
欢伯:因为喝醉了才叫欢伯;因饮酒误事而使被贬为好友。
佳酿:因为没有经过蒸馏提纯或者过滤之后,酒精度较高。如白堕、黄秬鬯等。
玉浆:指美酒。如金波、碧螺春等等。
醇酎:香气浓郁。如琼浆玉液;像醍醐;如清酌;如菊花;有甘露;似绿蚁。
醑:味甜可口。如蜜酒;如杜康。又如《山海经》云:“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醺:寂寞无聊的液体。如忘忧物。
杯中物:指透明澄澈的饮料。如红葡萄酒、米酒、果子酒......还有一些类似于今天的鸡尾酒。
浊醪:指清澈透明的酒水。像浊酒。
甑桶:就是发酵池。比如说把谷物放进去蒸煮。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步骤。但是它却有一个奇怪的作用——蒸汽上升。而且这种气体能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成糖分(也就是我们说的麦曲)。
芳醅:是指含有芳香物质的大缸。这类容器通常是由木头制成的,形状与一般的陶罐差不多。这种容器往往由石块或水泥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给原料提供一种微生物代谢的过程。所以说它是用来储存谷物的好材料。
樽觞:樽即盛器,用于装酒的工具。古代以樽作为祭祀用的器具,因此常常称为樽觞。古代还称谓醴酪,意思就是要用各种不同的酒混合在一起,从而制作出美味的美酒。
醽:是一种含乙酸乙酯的液体。这种物质可以增加人体血液里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种类。同时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消除疲劳的作用。此外,醁也有着消解压力的功能。
桮杓:这是一个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西晋葛洪的作品《世本》。其代表词是:“持螯象鼻嗅此鱼”,说明该药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喠者,袪裝乎?”意思是以襩为首的兽角。《释名′·饮食篇·附录二十二》曰:“枹斯言‘吾何辞故?’”由此可以看出,《尚书.周公吐哺列传》中有这样的说法:“夫蜨,亦作酢。”
醵:音平。形声同音。形容食物或动物食用后嘴唇会发出异臭的味道,并以此表示食物或者动物所拥有的一种特性。
酒的别称有: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láo)、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等。
中国酿酒业源远流长,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并为历代政要所推崇;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酒技艺,因此在漫长的岁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名酒文化。
历史上,酒的很多绰号都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比如“春”、“酉”。“酉”本意是盛酒的器具或容器。《诗经》就有关于饮酒的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由此可以得出,“春”指美酒;“酉”字从“酉”(酒)声而动。“酒旗星耀,天垂玉液”;“玉碗盛来琥珀光”等典故均与酒有关。唐朝刘禹锡曾用“太宗赐酒”和“皇亲国戚馈赠礼物”赞誉酒神,“太祖喝美酒而留客曰‘我醉欲眠卿且去’”。宋人江统《酒诰?异域八种》,其中提到“酒者,天地造也,其万物之灵气盖世而不妖。”清·袁宏道《题上饶亭》卷二引李煜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国古代对酒的许多雅称为誉:
1、“琼浆”“瑶浆”“般若汤”等,多见于佛教徒用以祭祀天地或给鬼神。如孔融的《论衡·坎之兑》,“座上客常满,樽(杯)中有宝剑。”“一尊还酹江月”“金波荡漾处,应无银鞍。”窦革的《易林.坎之兑》:“玄醴以为备耳。”
2、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等。这是最早用来形容酒的名称。苏轼在《水调歌头·明堂夜话》写道:"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范仲淹的《渔父·秋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3、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等。据《汉书食货志》记载,“酒能消忧解愁,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亦提及此类词汇。此外还有“三百六十行,七十二难”,这里说的都是酒的名字。
4、春、茅柴、扫愁帚......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个词语——酒。
5、黄娇、白堕等。这个别称来自北魏贾思勰撰的《齐民要术》。他认为,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由于这种饮食习惯造成了他们对于食物的依赖性较强,所以这些名字便被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成为一种时尚。例如东晋陶潜的《洞庭春色》诗:“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桃符、冻醪、壶觞、壶中物等等。就是人们经常把它作为酒的代称。相传在夏商周时期的时候,人们就在采集野果之后,利用谷芽发酵制成的一种甜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