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知识:成吉思汗饮酒三杯而止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12-25

成吉思汗饮酒三杯而止的故事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又称成吉思皇帝、成吉思可汗。民国以前的汉文蒙古史料中除史集及新元史本纪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称呼,成吉思汗称呼为民国自西方翻译而来。为蒙古人,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军事统帅,皇帝。名铁木真,满清官译为特穆津。也有其他译法忒没真,意为「铁匠」或「铁一般坚强的人」、「铁人」。

中原酒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制酒和饮酒是什么时期传入蒙古高原的呢,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一种说法,酒是从汉代就传入漠北了。在成吉思汗时代的生活中却有明显的记载,饮酒己是蒙古各部落常见的生活现象,喜庆集会要饮酒,部落聚会要饮酒,朋友相聚要饮酒,家庭逢乐要饮酒,凡饮则豪迈、酣畅,配以歌舞,场面火爆,是一种豪爽健壮的气度。在此种场合下不乏有酩酊大醉者,甚或有醉酒出丑者,成为人们的笑柄。当然,清醒饮酒者多矣,他们只求饮之求乐,相互充分交流思想情感,做到适可而止,使情趣俱美而善。这样的场面成吉思汗许是见多了,因而引起他的注意和思索,他有自己的饮酒观:“此物少喝则兴奋,多喝则乱性。”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还在很多饮酒的场合谈论饮酒的道理,说得有理有节,合情理,情深铭心,犹如长辈对晚辈的劝慰。他说:“这东西少喝如同蜂蜜般的甘甜,略微多喝一点,可能有昏聩的危险,因此一次喝三杯就行了。超过三杯就算喝醉。喝两杯比喝三杯好,喝一杯为更好,压根不喝为。可是,哪儿找根本不嗜酒的人呢?”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有自制能力。

有一次,乃蛮部的塔惕罕派使者带樽酒与成吉思汗商讨征战的大事,成吉思汗只喝三杯而止,不再喝。这是成吉思汗性格坚毅,说到做到的一个好的例证。在许多饮酒的场合他都能够控制自己,饮酒适量,不纵欲。好像他的一生都是这样度过的。在《蒙古秘史》的全书中我们找不出叙述成吉思汗醉酒的字句。这说明成吉思汗的意志力特强,完全可以以理智控制情感,表现出特别的意志自制力,不为任何情绪和诱惑左右,很值得我们学习。

饮酒的历史久远了,而且至今不衰,尚有强盛之势。有的人嗜酒如命,见酒就走不开了,久之便损害了身体。然而,嗜酒者依然执迷不悟,听不进家人的劝阻,就是医生劝告也只当耳边风,遇到盛情难得的场合就纵情贪杯,全然不顾一切。这些人不会戒酒,也对戒不了酒,他们只能称作酒徒。说他们有什么意志力,那是空谈。这样的人意志力薄弱,几乎是无大志之人。如果与成吉思汗相比,差之远远,太值得听听成吉思汗的劝告了。学习成吉思汗的自制能力,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怎样对待喝酒,这不仅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严酷考验,也是对个人理智的衡量。成吉思汗胸怀远大目标,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战胜敌人方面,为达此目的,他不嗜酒成性。他和宋国的将军在一起饮酒,自已不仅不醉,还能理智地指出对方的礼仪不妥之处,哈哈大笑地罚赵珙六杯酒,使赵珙终日大醉。在迎来丘处机时,成吉思汗特别兴奋,前方虽然在鏊战,他依然备了葡萄酒和西域的果品等美食,热情招待,他没有忘情地纵酒,很有节制。蒙古人虽然爱喝酒,但为了胜利,成吉思汗不让将军和士卒放纵嗜酒。这是理智所在,因为他深知贪酒的危害。他的铁骑所以战无不胜,是他的有铁的纪律做了,成大事者当以成吉思汗为典范。

成吉思汗

在酒席宴会上,饮酒者当以清醒、理智、健康为要求,务求共欢共乐。“两人对酌山花开”,“踏雪来看群玉峰”,让大家都有悠闲逸致的情怀。这样做有利健康,共助情趣,不失理智。然而,饮酒者能做到这种境界,做到恰到好处,事善能,动善时,唯不争,还需要有理智的勇气,敢于屈尊崇好,从大处着眼,取其后善。否则,决然做不到节制饮酒,冷静面对火热煽情的酒席场面。酒己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内容,禁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听听成吉思汗的劝告太必要了。


酒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民间有爱酒之人,称“酒为粮食精,越喝越精神"。更有普通老百姓的质朴流传语“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以上仅针对本文主题进行简单阐述,如果您还想要学习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欢迎关注好酱网www.haojiang5.com。白酒知识栏目,优质内容持续分享,总有你喜欢的。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